一些之前住在城市的居民,在普里奧涅日斯基區的扎列西(Zalesy)成立了一個祖傳家園聚落,離彼得羅扎沃茨克(卡累利阿首府)100100公里。瓦迪姆·卡拉賓斯基(Vadim Karabinsky)住在自然的懷抱中將近13年,他在三公頃的土地上建立了祖傳家園,目前正在種植一座食物森林。
祖傳家園
12年前,瓦迪姆·卡拉賓斯基在卡累利阿(位於芬蘭東南方的俄國領地)的森林中創造他的祖傳家園。在這段期間,他建造了一棟房子、一個馬棚、一個菜園,並開始種植一座食物森林。自從瓦迪姆閱讀父母給他弗拉狄米爾.米格烈的書籍之後,他就有了從現代城市中搬進森林裡的想法。
瓦迪姆分享說:「當時我還是個學生。我開始看這些書,並因為我的科學思維而開始感到衝突。那時我是一個程式設計師與信號員,對書中的訊息感到反感。但我的母親和哥哥並未與我爭論,也不強迫我讀這些書。我讀到祖傳家園的概念後,了解到我們不只可以住在城市的公寓裡,也能住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,種植自己的花園、開挖池塘、在其中孕育孩子,並在『永恆的美』中生活著。」
祖傳家園的主要概念,是為我們的家人保存並呈現美麗的生活空間。根據瓦迪姆的說法,搬進你自己的土地,並改變為更自然的生活型態,可以增加20至30年的壽命。目前扎列西有14個祖傳家園,其中8個是瓦迪姆的鄰居,他們永久居住於此地。
他表示:「我們的老年將不會有痛苦。在一個更完美的環境中,我們能接收到更完美的思想。城市裡的空間充斥著人工資訊,這裡則比較多是神的資訊。」
瓦迪姆承認他38歲時,他不向醫生尋求醫療協助,不看電視也不聽廣播,但透過網路賺錢。
「我們不是要回到洞穴裡,而是要讓所有的科技為光明服務。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取得最好的部分,但更接近自然。」
現在瓦迪姆正在拍攝一部關於俄羅斯祖傳家園的電影,這是十年後他的第二部作品,這個計畫的贊助來自祖傳家園理念的支持者。此外,每到學校放長假時,許多父母會將他們的孩子從俄羅斯各個城市送到扎列西的聚落,以接受道德與愛國主義教育。
「通常別人會聽說我有一個花園、有養雞等等,但我的方式不只是這樣。首先,我嘗試投資打造一個食物森林,這個食物森林會混植森林樹種。我們的任務是不用任何化學物質種植一切,因此我們依照這個方式來種樹。單一作物栽培是一排一排地種植,這種作法很容易遭到蟲害與病害,而森林樹種會保護水果與穀物免受疾病的侵害。」
瓦迪姆開始種了果樹,也種核桃樹(上圖)。據他所說,他選擇美國與加拿大可抵抗霜害的堅果樹特殊品種。之後他發現卡累利阿的氣候不適合這些堅果樹,必須用特殊的材質包覆年幼的樹苗,以免受風害與霜害。
「基本上,我三公頃的土地有果樹、堅果樹和森林樹種,甚至有國內很少見的杏子樹。我還有一隻馬(右圖),牠幫了我很多忙,大部分是在冬天時。這裡離鄰居的距離都很遠,路上有許多積雪,但沒有拖拉機來清除,所以我乘坐雪橇。」
生態觀點
瓦迪姆的祖傳家園有一個花園和一個溫室。他自己種植蔬菜以便過冬,最近剛製做完酸白菜。他逐漸捨棄了動物性產品,現在他的飲食中完全沒有任何動物性產品。
「我們專門種植不用化學物質的蔬果。在日常生活中,鹼性清潔劑幾乎取代了百分之百的家用與衛生化學物質。我們嘗試在建築上避免使用現代材料,而較偏好木頭、木屑、乾草。我們把廢紙丟進爐中當燃料、在花園裡做有機堆肥、用金屬與玻璃作為打地基的材料。透過些許有意識的努力,與我原本居住在城市中的生活相比,我已經減少了一百倍的塑膠廢棄物。」
同時,瓦迪姆不認為他是生態英雄。他說這樣的生活型態,就像你飯後刷牙一樣自然,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如此生活以拯救地球,為了他們的孩子。
「我只買沒有化學物質的餅乾,我自己烘焙麵包,因為我還不知道如何製作餅乾。在冬天,當我的菜吃完了,我會向鄰居或店家購買。就是這樣而已。」
出於堅守原則的理由,瓦迪姆拒絕使用機械交通工具。據他所說,他之前有三部車子。現在他不再買車了,因為他確定:私人交通是我們城市裡的主要污染源。他主張要發展一個良好的公共交通網路,並與鄰居協同使用。
「我之前在特維爾區域的『哈尼淇』祖傳家園聚落有一塊土地,在鄰近村莊裡也有一棟房子。但我在卡累利阿遇見了很有趣的人,他們想要在這裡建立祖傳家園。但之後他們改變了想法,不過我沒有改變並留了下來。我問我自己:『究竟為什麼要在卡累利阿?』而後我收到了一個畫面:『因為我已經在這裏過得很好了』。然後我決定在卡累利阿建立自己的祖傳家園。」瓦迪姆分享道。
瓦迪姆說他是在偶然之間找到了他的土地。他當時得知在扎列西有人要創造一個祖傳家園聚落。他前往那個森林,朝著未知的方向前進,接著走進一個空地,然後突然感覺到他到家了。
「我出生在科米,在斯摩棱斯克州讀書,之後前往澤廖諾格勒繼續求學,並住過聖彼得堡、莫斯科、彼得羅扎沃茨克、肖克沙、克瓦西特尼、維克魯奇耶。我那時在尋找屬於我的地方,而後找到了。」
瓦迪姆的父母支持他並同樣也喜歡祖傳家園的理念,然而由於他們的年紀,他們無法在新的地方建立祖傳家園。他們會來拜訪兒子,並為他的成功感到欣喜。
「是時候向建築法規道別了,這一點都不有趣。我們最近才與卡累利阿的首長討論聚落居民面臨的主要問題——該被淘汰的建築法規。因為法規的關係,我們無法開挖池塘,但我們需要池塘以創造一個生態系統,讓生態能自我復原。」
當有些日子單獨留在聚落裡時,瓦迪姆說這一點都不恐怖,即使狼群從森林裡出來也是。
「有時候我待在星空下一整晚,感到我不是躺在床墊上,而是在搖籃裡,在我家園的整個地球上。有一種強烈而鮮明的感受,我的空間正在守護我,我與土地之間有著這樣的連結。」
「遇見另一半」慶典
瓦迪姆說,他與志同道合的同伴在奧涅加湖岸上舉行了各種節慶,主題都是和祖傳家園相關的。他們想為在尋找真愛的人,於2020年8月安排一場全國性的「遇見另一半」慶典。
「這對所有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。我們現在如何才能遇到靈魂伴侶:在偶然之間或是在約會網站中,但這個可能性是極微小的。許多人只是因為暫時的吸引力而成為伴侶,並不是因為愛的能量。」瓦迪姆說道。
其中一個參與「遇見另一半」活動的條件是: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,並有更接近自然生活的渴望。
在俄羅斯有超過300個祖傳家園聚落。這個理念非常盛行,弗拉狄米爾.米格烈的書籍在國際上已翻譯成20種語言。
據瓦迪姆所說,在其他國家裡,祖傳家園聚落的數量少到能用手指頭算得出來,因為土地不多且相當昂貴。而且因為法律的關係,一個家庭要取得1或2公頃這麼大的土地也相當困難。
在俄羅斯,我們也有同樣的問題:主要的困難是土地律法,並不允許人們為了建立能持續幾百年的小家園而取得土地。但儘管如此,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祖傳家園出現。
「在俄羅斯的許多政黨中,裡面也有我們的『家鄉黨』,它正在努力通過一個法律:讓每個有意願的家庭能夠免費分配到一公頃的土地以建立祖傳家園,且此土地只能透過繼承來傳承,不得買賣或捐贈,以避免落入商業體系中。」瓦迪姆說道。
作者:Marina Bedorfas
譯者:Yoyo、Vana
轉載自生態台灣,2020.04第67期
Writ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