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 

創建新家園的路上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謝謝Yoyo的邀請,讓我有機會整理這幾年來和土地連結的心得,提筆之際,許多兒時回憶竟也倏地湧上心頭。


        文章中分享的林地只是我們假日前往的一塊地,目的是實現「混農林業」的想法,目前上面只有工寮,無法長期居住,我們亦無此計畫,因為現在的居住地就是爺爺傳下來的家園,是我們很喜愛的居住空間。但因受到阿納絲塔夏的影響,在與土地連結的過程中,會更有意識地去留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與行動,並和孩子分享。也因為看到了「祖傳家園」的概念,讓我更珍惜自己現在的家,也和先生用這樣的理念繼續打造我們的家園。林地雖然尚無法居住,但它會成為我們家族生活圈的一部分,未來也會是一塊更美麗的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 一路走來,覺得自己很幸運,也感謝所有來到身邊的緣分,和大家分享。

一、源起


        老公和我都喜歡野外活動與森林,我們常趁著爬山時撿拾殼斗科或其它臺灣原生種植物的種子,老公會把它種在育苗盆。於是,幾年下來,家裡有了一盆盆小苗。有一回到武界的森林,那裡的殼斗科林木高大健康,地上的種子碩大飽滿,腳下的土壤鬆軟肥沃,好一塊肥美的土地!如果我們有這樣一片森林……。2016年5月,透過友人的介紹,我們在信義鄉租了一塊大學實驗林的國有林地(大約1‭.‬2公頃)想要實現夢想——種植喜愛的臺灣原生種樹木,例如:殼斗科、秀柱木、山菜豆等,並且試行「混農林業」,也希望將此地當成一個交流平台,和朋友們分享。


        租林地的好處是租金便宜,且這份合約載明可續租,因此能把它當成自己的地來經營。缺點是土地利用限制嚴格,導致土地價值低(但這一點對於想種樹的人而言就是優點),且上面只能蓋工寮。正式承租必須符合規定,亦即「林地林用」,需種植合乎規定的造林樹種,但有三成的面積可種植其他作物。由於原地就有種植梅樹,因此我們除了照顧小樹苗之外,也照顧梅樹。許多人(包括承辦人員)對於我們租一塊林地,大多抱著問號:「花錢搞那塊地做什麼?」「是不是想蓋小木屋?」「退休後要渡假用的啊?」「種樹要做什麼?」有時不知如何解釋,就讓時間來說明。

圖1-梅樹上長了好多小孩
圖1-梅樹上長了好多小孩

        大姑率先接觸了「鳴響雪松」,當她知道我們租了一塊林地,便熱切與我們分享:「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哦!」但我直到2017年才拜讀了第1-2集,大為震動!!從此成為「阿粉」,追著鳴響雪松每一集的最新出版日,感受書中帶來的美好訊息與感動,內容太過精采以致於我一翻閱便無法闔上書本,訊息太過豐富卻又使我不得不掩卷停下思索,一個提點就足以受用一生。


        於是,每次到林地揮汗工作,我常常想起阿納絲塔夏的話語;想著她的光線如何幫助夏屋小農;想著我們在林地做工時,造物主的祝福也臨於我們;拔草時想像著第三集她在河邊迅速整理被人踐踏的地,扶正小樹的畫面;修枝時也想起「草原狼導師」書中的印第安祖父說的「人類是大自然的看護者,大自然可以靠人類的幫助長得更健康強壯……」。然後,即使在夏蚊成雷、蟲蚋叮咬、酷暑難當、汗如雨下的時刻,總有徐徐的山風、翱翔的老鷹給予撫慰,更有春季的野果、野花帶來驚喜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 林地距離住家約35分鐘車程,工作的頻率則隨著時節而定,例如:4-5月採梅季會比較頻繁,其他時候除草、修枝、施肥、整地則大約2個月1~2次。由於我們都要上班,只能利用假日,因此這樣的工作量還在我們能承受的範圍。有些朋友也買了地,但距離遙遠,負擔可能較大,就視個人狀況。畢竟這需要長期且持續的經營。


        就這樣,我們走到了第4年,當初種下的小樹苗已經比孩子高了,可以讓她爬竿。我們很幸運地接收了原有的梅樹,可以直接採收。每當清明時節,朋友們齊聚林地,一同採梅,梅樹上長了好多小孩兒啊!(圖1)孩子們有伴,玩得不亦樂乎,大人們交換彼此的生活,善於烘焙的朋友帶來她的手工麵包與大家分享,聊聊農務,賓主盡歡,相約明年再來。‭ ‬‭ ‬


        這塊地,真的成為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平台。

圖2-雨後,草長得比人還高
圖2-雨後,草長得比人還高

二、農務二三事


        我們的林地位於海拔約700公尺的陡坡,老公農林出身,對森林經營有一套想法。我呢,對林、農可是「七竅通了六竅~一竅不通」,自始至終都是個跟隨者。小樹苗不太需要照顧,只要定時除草即可。然而對於照顧梅樹所須的知識技術,仍然有好多需要學習。幸好我們並非以此土地維生,所以可以在較無壓力的情況下慢慢學習與嘗試。有時天公不作美,氣候影響梅樹開花結實,心中對於那些「看天吃飯」的農民便多了一點感同身受。有時小樹苗枯死了,得再補種。有時太久沒去除草,一下雨,野草馬上竄高,連做標記的竹竿都遮住了,除草機掃過,馬上一聲哀嚎:「啊!除到小苗了!」(圖2)

圖3-野蕃茄與懸鉤子
圖3-野蕃茄與懸鉤子

     

        我們的梅園不是平坦的觀光梅園,而是被荒野包覆的陡坡,石頭很多,種樹時常找不到土壤足夠之處。我想像自己是個討山的女農,披荊斬棘,倒也開始接觸了除草機、高壓噴水機等農機具。從本來只敢在平地除草,現在可以克服陡坡,背除草機上工。今年老公買了一輛二手搬運車,第一次開,差點翻車,全家捏了一把冷汗。嘗試了幾次,總算是漸漸上手。有時候,朋友會來幫忙除草,有了助力,較之我們夫妻二人組,總算是效率好些。


        進入第四年,我們漸漸抓到工作訣竅,對這塊土地的情感也愈深厚,每回到林地,看著長高的小樹,心中滿是欣喜與驚歎:「你們好厲害喔!」而這塊土地給我們的驚喜更多,春天的懸鉤子長滿豔紅的果實,是我們的最愛,這是我小時候吃過的啊!得以重現讓我興奮不已。(圖3)小葉桑結果了,香甜的口感比起平地桑椹更有一番風味。山枇杷黃澄澄的小果,一股清甜,完勝市售有機大枇杷。柳丁嚐起來甜中帶酸,但還滿好吃的,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種柳丁常要施打「制酸劑」好讓水果較甜,可我較喜愛這帶酸的天然風味。


        識得藥草的朋友到林地走走,說:「你們這塊地好多寶!」是的!大自然裡早有許多寶藏足以供給我們使用,只是我認識得太少太少太少。關於植物與自然,先民或原住民都有無窮的智慧,只是我們忘了。

 

 

三、林地與孩子

圖4-小孩也樂在工作
圖4-小孩也樂在工作

        老三2歲多就跟我們到林地,從經常哭泣黏著媽媽,到可以跟著哥哥姊姊在山上跑跳,甚至現在可以幫忙做事(圖4、圖5)。藤蔓纏得梅子無法呼吸,孩子們戲稱要打敗纏住梅子的「魔王」,一起拉除梅樹上的野藤,讓她變身為「公主梅」。(圖6)修枝時,孩子幫忙搬樹枝,假裝自己是機器戰警。有時為了讓他們樂在當下,老媽我常與他們大玩角色扮演遊戲,其實說說笑笑倒也有趣,媽媽自己愛演,但是工作效率不高就是了。老公開始教兒子用草刀,10歲的他現在已是除草好幫手,使用高壓嗔水機時也能幫忙操作無線電。其他時候,就讓小孩兒在野地裡放生,他們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樂子。


        有時候又要工作又要安撫小孩有點分身乏術,不過帶他們來山上,就能遠離3C產品誘惑,看著他們在荒野中安然跑跳,有時赤腳有時趿著拖鞋跑到我身邊,(比我還厲害,我得穿雨鞋)一同分享自然中的驚喜,身為母親,很喜悅很滿足。

 

 

圖5-除草與撒油菜籽
圖5-除草與撒油菜籽
圖6-除藤救梅,女孩們說:「魔王樹變公主樹了」
圖6-除藤救梅,女孩們說:「魔王樹變公主樹了」

    

        朋友相約而來,老公戲謔地對孩子們說:「我幫你們帶玩具來囉!」意指,來到林地的小夥伴們是孩子們的最佳玩伴,比任何玩具更吸引人。而孩子們在荒野中迸發的創造力是如此迷人且讓人驚豔!(圖7)

         感謝大自然給我們的諸多禮物,願這塊林地與我們的住家都能成為一個「愛的空間」,給孩子,也給我們自己。

 

圖7-孩子在自然中的創意無限
圖7-孩子在自然中的創意無限
在荒野中各得其所
在荒野中各得其所

 

四、林地與我


        我喜愛親近植物,但從來就不是綠手指,種菜種花都很隨興,沒幾天就let it be,任它們自由生長,因此往往有一半成了蝸牛小蟲的糧食,我也樂得和牠們共享。後來就專挑蟲不愛吃的茼蒿、萵苣,倒也小有收成,和孩子一起享受摘菜的樂趣。


        老公買了木黴菌,在住家庭院一角處理生廚餘,於是出現了有機堆肥,給他的小苗和我種的菜補一補。家人常心疼我們假日還要上山工作,沒得休息,但我覺得到林地工作就是一種休息,能夠專注,非常療癒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回顧這幾年,愈來愈接近我想望的生活,過去曾閃過的念頭,如今一點一點地實現。但我實屬愚鈍的行動者啊!多虧老公這勇於嘗試的實踐派,才能接觸到這些農事。時常在馬路上看到農地的仲介廣告,農地非常昂貴,我們是買不起的,而很多退休人士渴望實現田園夢,蒔花弄草,親近山林,人心終歸是嚮往自然。我很感恩自己在尚未退休,還有體力時,就能做這些事,用汗水、雙手雙腳,與大地連結。


        最近讀了張文亮教授寫的「河馬教授說故事」,很是喜歡!他教導學生觀察植物並且體會生命與愛,有次學生問:「如果台灣沒有前途,保護台灣的環境有什麼用?」他回答道:「台灣像是一幢房子,你們看到外面的大門斜了、窗戶破了、屋簷碎了,上面的瓦片也都破爛。但不要慌張,這房子裡面還有幾根柱子是站得很穩的,只要這些柱子不塌,房子就不會倒。而我,就是裡面的一根柱子……有一天這根柱子也會老舊、會垮掉,但是不用擔心,我倒下後,你們還會站著,成為新的柱子,幫助更多的人,因此,台灣的未來一定會更加明亮。」‭(‬p.97‭)‬,看完陡然升起胸中的希望之火與豪氣,想起第4集「共同的創造」中,阿納絲塔夏對天父的禱詞也是這般有信心有希望:「……我是祢的女兒,讓祢開心的女兒,我要用自己讓祢感到榮耀,未來的世代都將活在祢的夢想裡……。」‭(‬p.82‭)‬。是的!我們都有能力改變,哪怕是小小的行動也能改變世界。

五、祖傳家園與家族樹


        我對「現摘現吃」情有獨鍾,初始不太明白,後來比對了老公的經驗才曉得應該是「身體記憶」。老公生長於海邊鄉村,自小就吃新鮮的魚,因此總嫌冷凍後的魚不好吃,在山中長大的我哪嚐得出來。後來想起小時候家裡庭院的龍眼樹,每年八月結實纍纍,我和妹妹最喜歡邊採邊吃,吃完了隨口把龍眼子吐在樹下。市場上的龍眼雖然大而飽滿,但我就是興趣缺缺。這樣看來,就是「新鮮」二字吧!哈哈,「曾經滄海難為水」,嚐過更新鮮的,就自然而然選擇新鮮。以科學角度而言,現採的水果富含酵素,活性高,風味好,養分多。時間拖愈久,氧化程度愈高,口感與營養價值便大大減低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兒時的美好經驗留在身體裡,或許是更早的靈魂記憶吧!即使尚未明白緣由,光是在林地採摘野果,便帶給我莫大的幸福感。「祖傳家園」對我來說就是兒時回憶,感謝爺爺留下的龍眼樹在他離世之後仍然在我家的庭院,孩子和我得以繼續享受這果實,也感謝老公接手照顧這些樹。公婆家的後院有一畦空地(5坪左右),婆婆種花種草種果樹,小孩兒們最愛的是那棵「神祕果」!那裡也是我們的樂園。老大出生那一年,老公在庭院種下二棵牛樟,樹長得比小孩兒快,現已成為玩樹攀的好所在。(圖9)希望這些樹共伴我們家族的記憶直到未來的世代。

圖9-和孩子一起長大的牛樟
圖9-和孩子一起長大的牛樟

 

        誠願這些帶著孩子在山上跑跳玩耍工作的經驗,能給他們一個充滿自然歸屬的童年回憶,一塊可以留給子孫的家園,即使他長大到城市生活,也能想起有這麼一塊土地,充滿兒時回憶,並且歡迎他回來。林地的樹若長得夠大了,成為我們心目中的森林,屆時就不太需要除草;幾十年後,子孫需要木材,也可以取自這塊土地,伐木、木材處理與木工又是另一個有趣的專業了。取了木材,繼續種樹,永續與感謝之心都留在這裡。


        天堂樂園不用大,或許從小小一方土開始,自家陽台也可以。喜愛料理的朋友種了幾棵香草與蔬果,拿來烹調,看她的照片與文字就充滿了能量;喜歡盆栽的同事,在辦公室擺了各種盆栽,連帶感染其他人有了好心情。「生物多樣性」是台灣的瑰寶,人們的創意與生活方式也是,每每看到各處有機農業、綠生活、簡樸生活等的消息,就覺得很有希望,多樣化的方式都是回歸自然本心。一花一天堂,每次與植物的連結,就得到了療癒。好多人已在建立他們的天堂樂園,大家都在路上了。願我們的靈魂與自然合一,與祂共同創造,家園更美好。


文‭/‬Rose(南投)

Write a comment

Comments: 2
  • #1

    Diego Tsai (Monday, 22 July 2019 19:14)

    看完之後真是滿滿感動跟羨慕!
    祝福一切好!

  • #2

    Tracy (Wednesday, 29 April 2020 08:41)

    太酷了~現在還可以租林地嗎?